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王姓名人堂(8)

王姓名人堂(8)

106、王旷 []
  王旷,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父亲。历官丹杨太守、淮南内史、淮南太守。..善隶、行书。 王旷为避战乱,携家眷于300年来江南吴地、江南洛社乡下定居,为官江南,任丹阳太守、安东将军的参军多年(302年-307年)。302年,长沙王司马乂杀齐王司马冏时,王旷全家均已避乱南下,迁居山阴(绍兴),并上奏朝廷,建议晋室南迁。309年,王旷率军北上、驰援并州,全军覆没,被刘聪俘虏。 303……[详细]
107、王介 [] (11571213)
  王介(1157~1213),字符石,浙江金华人。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庚戌科余复榜进士第三人。及第后签书昭庆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宁宗即位,王介上疏:“陛下即位不到三月,策免宰相,迁易台谏,这样做欠佳。崇宁、大观年间由于御批不当,遂成北狩之祸。今宰相不置可否,台谏不敢弹奏,不是正常现象。”王介又任太学博士。此时韩?胄居中书,还没有肆意作为,而文墨议论之士悄悄地附和他,希望以此求进,于是韩?胄……[详细]
  王僧虔(426—485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齐间著名的书法家。王僧虔是王羲之的第四世族孙。他的曾祖父王洽,是晋代有名的书法家。父亲王昙首,也是南朝屈指可数的书法家。王昙首“幼而素尚,兄弟分财,唯取图书而已。”(陈思《书小史》)文帝时,为侍中、骁骑将军,善行、草。昙首草字,行笔痛快。王僧虔的伯父王弘,也是南朝有名的书法家。叔父王微,是书画兼书画理论家。王僧虔不仅具有家学的教养,而且……[详细]
109、王通 [] (584617)
  王通(584——617),字仲淹,生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卒于隋炀帝大业年间。当他出生时,父亲为他算卦,得出“坤之师”,他的祖父认为这是“素王之卦”,“必能通天下之志”,因此替他取名为通。他的姓氏可以追溯到汉朝于王莽篡汉时隐居不仕的王霸,先人中也不乏有入仕为官、通达诗书者。如做云中太守,以《春秋》、《周易》教授乡里的王殷、著《春秋义统》的王述、以文学知名的王秀、博考经籍,著《时变论》,做过太仆及国子博……[详细]
110、王邑 [] (?~23)
  王邑(?一23) 新朝大司空、军事将领。王莽从弟,成都侯王商之子。以辅佐王莽代汉自立有功,拜大司空,封隆新公,后又兼三公职司。23年,绿林军立刘玄为帝,邑与王寻征集精兵四十二万,号称百万,进攻绿林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大败逃归。绿林军攻长安,王莽被杀,邑父子亦战死。绥和二年(前7年)三月,成帝猝然死亡,刘欣即帝位。刘欣自幼对王氏专擅朝政颇感不满:“上少在国,见成帝委政外家,王氏僭盛,常内邑邑。”……[详细]
  王僧达(432—458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北)人。南朝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僧达出身世族。其父王弘因佐命之功而官至少保,他本人又是临川王刘义庆的门婿;高门华胄,加上皇亲国戚,使其在政治上青云得意,年不满20,即出任始兴王刘濬的后军参军。后迁太子舍人,转太子洗马,因服丧去职。起为宣城太守,徙任义兴。元嘉三十年(453年),宋文帝死,元凶弑立,刘骏即后来的宋孝武帝起兵讨伐元凶。王僧达“乃自候道南……[详细]
112、王质 [] 宋朝词人(10011045)
  王质(1001~1045)北宋-。字子野,王旦之侄。莘县人。质少年力学,拜杨亿为师,亿称其才,伯父旦见其文,亦赞赏之。初以恩荫补官太常寺奉礼郎,后应试,进士及第,被荐为馆阁校勘, 又改集贤校理,累官至尚书祠部员外郎。父卒,与诸弟蔬食守孝终丧。起复后,通判苏州,任满回朝,任判吏部南曹事等官,又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州人岁时祠吴元济庙,质曰;“安有逆丑而庙食于民者?”毁之,为更立狄仁杰、李朔像而祠之,……[详细]
113、王彪之 [] (305377)
  王彪之(305年-377年11月28日 ),字叔虎(《晋书》因避李虎讳而作叔武),小字虎犊,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晚期重臣,出身琅玡王氏,尚书右仆射王彬之子,宰相王导堂侄。初任著作郎,东海王文学,累迁御史中丞,侍中廷尉,官至尚书令,曾与谢安等人对抗桓温,并于桓温死后与谢安一同掌政。著有文集二十卷,(隋书唐书经籍)传于世。刚正不阿王彪之初任著作郎、东海王文学。后为尚书郎和镇军将军司马晞的司……[详细]
114、王禹偁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9541001)
  •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改革派的先驱、倡导古文运动的旗手,他的政治活动和诗文创作都体现着关心人民疾苦、注重国是的积极进取精神。王禹偁在中国政治史和文学史上都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王禹偁“家本寒素”(《送鞠正谋序》),虽为“磨家儿”(毕仲游《西台集·丞相文简公行状》),但在“总角之岁,就学于乡先生,授经之外,日讽律诗一首”(《送孟水部序》……[详细]
115、王沈 [] 三国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史学家(?~266)
  王沈(?—266年),字处道,三国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史学家。司空王昶之侄,东郡太守王机之子。太原晋阳人。其父早死,由叔叔王昶抚养。能写文章,大将军曹爽聘为秘书(掾),累迁中书门下侍郎。249年,曹爽被司马懿杀害,王沈被免职,不久又起用为侍中。与荀顗、阮籍同撰《魏书》44卷。高贵乡公曹髦好学,称王沈为文籍先生。260年,曹髦打算消灭司马家族,召王沈、王经、王业共商此事,王沈与王业竟密告司马昭。结果……[详细]
116、王延钧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君主(?~935)
  闽太宗王延钧(闽东语:UòngIòng-gĭng,闽南语:ÔngIan-kun;?—935年),继位后更名王鏻(又作王璘)。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君主。王审知次子,王延翰之弟。王延钧原任泉州刺史。天成二年(927年),杀兄王延翰自立。被王延禀推戴为武威留后。五月,后唐明宗任命王延钧为威武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封琅琊王。七月,后唐又遣吏部郎中裴羽、右散骑常侍陆崇,……[详细]
117、王直 [] 明代政治家、学者(13791462)
  王直(1379年—1462年10月15日 ),字行俭,号抑庵 ,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西门村)人 。明代政治家、学者,东晋太傅王导后代 ,与金溪王英齐名,被时人称为“二王”,按其居住地称王直为“东王”。永乐二年(1404年)进士。授修撰。历事明仁宗、宣宗二朝,累升至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正统三年(1438年),修《宣宗实录》成,升礼部侍郎。正统八年(1443年)升任吏部尚书。正统十三年(……[详细]
118、王审琦 [] 北宋初年大将(925974)
  王审琦(925年―974年),字仲宝,北宋初年大将。其祖先是辽西人,后迁居洛阳。初在后周太祖郭威帐下,从郭威平定李守贞,因功任厅直左番副将。广顺年间,历任东西班行首、内殿直都知、铁骑指挥使。后随后周世宗柴荣北伐刘崇,南征淮南。后历任东西班都虞候、铁骑都虞候、本军右第二军都校、勤州刺史、散员都指挥使、控鹤右厢都校、铁骑右厢都校、殿前都虞候、睦州防御使。入宋任殿前都指挥使、泰宁军节度使。从宋太祖征讨李……[详细]
119、王处存 [] (831895)
  王处存(831~895年),唐末镇将。京兆万年县(今陕西西安市)人。其家世代籍隶神策军,为长安城中著名富豪,家财数百万。父王宗初为神策军校,因善经商贩卖而发家。家资富有,仕途腾达,累迁金吾大将军、左街使,遥领兴元节度使。处存初为右军镇使,历骁卫将军、左军巡使。乾符六年(879)十月,迁检校刑部尚书、定州制置使、义武军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北定县)。僖宗广明元年(881)十二月,黄巢起义军攻入关中,僖宗……[详细]
120、王綝 [] (?~702)
  王綝(?-702年),字方庆,雍州咸阳(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籍琅琊临沂,东晋太傅王导后代。唐朝武周时期宰相,著名藏书家 起家越王府参军,累迁太仆少卿。武则天继位,累迁广州都督,颇有政绩。转洛州长史,封石泉县子,累迁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唐中宗复位,拜太子左庶子,晋封公爵。长安二年(702年)卒,赠兖州都督,谥号为贞。唐中宗复位,以东宫旧臣,追赠吏部尚书。 曾著《南宫故事》十二卷,已失传。……[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