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迪刚(生卒不详)定县(今定州)翟城村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与谷钟秀一起力倡新学。民国初年留学日本,1914年回国,在其父米鉴三村治规划的基础上,与县知事孙发绪创办模范县的同时,将翟城村办成模范村,其中创办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全国首创。孙发绪任山西省省长后,又把翟城模范村的经验带到山西,并被阎锡山采纳推广。1923年,米迪刚在村提倡打砖井和铁制水车,对全县颇有影响。山东省王鸣一曾来村参观,把翟城村的经验推广到山东。1925年,米迪……[详细] |
齐四喜(1851~1925)字增福,号洛增。蠡县东柳青庄(今东柳青)村人。自幼习武,练就一身好武功,人称“飞毛腿”。清光绪六年(1880),一农家失火,他手提满满两桶水,飞身上房,如穿梭一般,来回30余次,直到将大火扑灭。光绪十二年(1886),潴龙河堤决口,东柳青庄村内房屋倒塌,财物多被淹没或冲走,乡民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他不顾个人安危,冒雨到安平县朋友家借来木船、大车,经大家抢运,全村老少和部分财物安全转移。光绪二十六年(1900……[详细] |
王士颖(1854~1925)字启予。高阳留祥佐村人。清光绪四年(1878年)春夏之交,全县瘟疫流行,邻里不能相顾。村有葛姓独户,病死六七日,子幼不能殓,尸腐。王士颖闻之,即出钱将其纳棺而葬,其义行为邻里称道。当时高阳织布业兴起,但织机笨拙,效率很低,遂率先购进日本产铁轮织机,招工习造。后又于布业发展中,对织机设备、品种进行大胆改进。当时高阳土布均为窄面粗布,自王士颖等引进铁机,开设工厂,招雇职员,即成为高阳县宽面土布织造之始。铁机很快在……[详细] |
李必武(1864~1946)又名信武。易县辛庄头村人。幼习少林义和拳,后随定兴县拳师杨某习形意拳。曾在州衙当捕快,后得金科秘方,辞去衙差,行医乡里。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春,他组织成立了百福社义和团,后被各村团众推举为易州义和团大团总。农历四月,他率团众赴涞水县参加攻打高洛教堂之战,随后又参加两狼沟之战。农历七月,他与北流井形意武师李老杰等率易州义和团在良乡县城、琉璃河抗击八国联军,受挫后回到易州,打算重整人马再抗联军。官府闭城搜捕……[详细] |
刘建卿(1869~1944)蠡县刘村人。十几岁到天津学徒,学做乐器,三年学徒期满回故乡开始串乡修理雨伞,后于保定西大街定点修理雨伞、球拍。清宣统二年(1910)的一天,保定斯罗医院(今保定市第一医院)的两个美国人,拿着一支网球拍让他修理。他在修理网球拍时边修理边研究、测量,按球拍的结构精心模仿,摸索改进,终于制造出中国第一副网球拍,后又连续制作了几副,分别卖给保定育德中学、女子中学、烈士田中学,每副售价仅20元。由于其产品物美价廉,深受……[详细] |
白锡昌(1874~1953)字瑞启。回族。定县(今定州)城内回民街人。系白敬宇眼药创始人第15代后裔。眼药是他家祖传秘方,传男不传女,配药时都是他一人将各种原料配好,再交给工人制作。1926年,白敬宇眼药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1928年白锡昌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改革白敬宇药店,白锡昌为厂长,其子白泽民为总经理,将定县的白敬宇门市部改为总行,将“金羊”商标改为注册“鲸鱼”商标,聘请王恩普为顾问,使药业更加兴隆发达。白锡昌乐善好施,定……[详细] |
金骏声(1876~1936)字凤仪。满族。清苑谢上村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师范毕业后,到崇实中学任教,严于治学,升任学监。1912年受-委托,赴东北三省宣讲“废帝制,改共和”的重要意义。1914年任黄河救灾委员会秘书长。而后在保定省立第六中学任教务主任,兼教语文、历史与书法。1922年任清苑县劝学所所长。翌年,劝学所改称教育局,任局长。创办清苑师范,规划全县小学教育的发展布局,倡导“拆寺庙、改学堂、废私塾、办新学”,讲求……[详细] |
李培翰(1878~1943)字荫泉。易县西北奇村人。行九,人称李九爷。世代耕读传家,清光绪后期中秀才,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法、德、意等国联军侵占易州,他目睹国事糜烂之现状,慷慨悲歌,写诗“刺耳胡笳并胡风,愧歌麦秀对玄穹。莫言击揖空悲慨,衔石终能填海东。”宣统元年(1909)中拔贡。授候补知县未赴任,在家设学馆,耕读隐居。“道义千秋重,功名两字轻”是其座右铭。其书斋名为“浮云过眼之庐”,馆塾名为“庄稼轩”,又名“韬庭”。学馆所教……[详细] |
白运章(1880~1944)回族。保定市区人。自幼习武,品德仁厚、豪爽,乐于助人。兄弟三人,白运章行三。兄弟三人自幼拜武术大师平敬一为师,习武,摔跤,还练就一身好气功。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保定满回两族发生械斗,打死了人,白运章逃到天津,和侄子白喜贞一起在街头打把式卖艺为生,在天津收下徒弟吴幼林,二人亲如父子。事件平息后,白运章带着侄子、徒弟回到保定。师徒三人在“马号”内两益街打把式卖艺推销大力丸。每天摆场子结束后,把刀、棍、枪等……[详细] |
王承曾(1880~1953)字钊志。定县(今定州)大礼前营村人。19岁中秀才,后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采矿系公费第四班。主张反帝反封建,在校时首先剪辫子,并在杨村拆庙创办务本学堂。辛亥革命前,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在天津觉民中学任教多年,又在北京《中华新报》任。1925年随冯玉祥、鹿钟麟等赴苏联莫斯科考察,受到斯大林接见,写有《留苏日记》8册。1926年西北军在五原誓师参加北伐后,曾代表西北军在上海与各方联系。1927年任冯玉祥部秘书长,写有《西……[详细] |
段宗林(1880~1982)又名子均。高阳布里村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保定加入同盟会,曾参加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1916年任北京大学庶务科长,同年5月,试图用炸弹刺杀袁世凯,但未成功。后因反对军阀割据、宣传同盟会纲领,遭直系军阀通缉,即躲避回乡。1917年9月在家乡布里村与李煜瀛、李广安、张秀波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后改名留法工艺学校,任学董。为扩建校舍,仗义疏财,捐献自家12亩耕地,建窑烧砖。建校经费不足,曾与段宗桐……[详细] |
李叔良(1883~1954)高阳庞口村人。青年时代涉足商界。1913年他看到经营颜料有利可图,便为德国德孚洋行代销颜料。随着布业的发展,所需颜料不断增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颜料来源断绝,价格猛涨,由于他有存货而获利10余万元。1919年与孙月亭、杨爱卿等集资开设合记颜料店和合记工厂,除包销德孚洋行的颜料外,又从德国进口锅炉、蒸汽机、卷染机(俗称染槽)、烘干机等设备,为客户加工染布,成为高阳第一家染布工厂。他还创办高阳职工学校,培养染布……[详细] |
楚昌龄(1884~1954)字锡九。蠡县北高晃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中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被清政府拔为贡生,去京师国子监学习。翌年,清政府在保定创办直隶农业专科学校,广招天下举人才子应试,在1500名考生中,他考取第一名。在校攻读6年,潜心钻研学业,尤对农、林业造诣深邃,著有《蚕桑栽培新说》、《蚕桑学》等书。宣统三年(1911)毕业时,学校赐予“农科举人”,被清政府优先录用为候补知县,不久决定保送日本深造。他认为中国……[详细] |
王守义(1898~1981),字仲仁,高阳县西田果庄村入,著名爱国华侨,多年侨居法国。青年时代王守义的青年时代,正值国内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我国,民不聊生之时。王守义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启迪,在老师王峰吉的影响和帮助下,毅然抛弃教师职务,投奔李石曾在本县布里村创办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留法工艺学校,学习法文、国文、数学和劳动工艺,意欲留学法国进行深造,以报效祖国。一九二0年十一月,王守义赴法国勤工俭学,同船去法国的有周恩来……[详细] |
张丁洋(1900~1952)涞水史姑庄村人。年轻时在北京白云观随从一名道士研学中医,参加北京中医招考名列第一。遂在京授徒从医。因时局动荡,难以从业,于1929年赴张家口警察署从事警察工作,后转入国民党六十五军,任上士文书兼军医。因治愈军长之母的重病,而受到器重,破格提拔为上校军医。后被派赴龙关县任县长。3年后,调任国民党军部军法处长。抗日战争初期,他在国民党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部任秘书长。日军投降后在北平(今北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军事法……[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