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平舆县历史人物介绍

平舆县历史人物介绍

  • 陈全国
  陈全国,男,汉族,1955年11月生,河南平舆人,1973年12月参加工作,197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委。1973-1977年陆军一军三师炮团服役1977-1978年河南省驻马店汽车配件厂工人1978-1981年郑州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1981-1983年河南省平舆县辛店公社工作19……[详细]
陈祗 [三国] 三国时期蜀汉大臣 (?~258)
  陈祗(?―258年9月23日),字奉宗,汝南(今河南平舆)人,大司徒许靖兄长的外孙,受费祎的赏识而被提拔,董允死后接替其为侍中,逐渐成为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权利甚至超过大将军姜维。陈祗支持姜维的北伐,但因为逐渐与宦官黄皓交好,使得黄皓开始干预政事。陈祗死后黄皓操弄权柄,导致蜀汉覆国。官至尚书令、镇军将军,追谥为“忠侯”。陈祗小时候是个孤儿,在司徒许靖家长大。二十岁就颇有名气,不久被朝廷任命为选曹郎。陈祗矜持严厉,相貌威武,擅长多种技艺,……[详细]
  王本祯(1923.10~1977.5),河南省平舆县人。1953~1954年在信阳农业机械厂工作,1954~1961年在开封机械厂工作,195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改进各种工具100多种,做到千日无事故、无废品、无缺勤,被开封市委命名为技术革新家。1958年提出合理化建议345项,实现304项,提高生产效率400多倍。仅据其中15项计算,就节约工时14242个,增产节约57万9千余元。1959年上半年,又提出合理化建议250项,改……[详细]
  韩景隆,幼名午晨,字兴州,化名胡凌云、王子斌,1916年5月5日出生于河南省平舆县西洋店乡后岗村一个地主家庭。父亲韩道南,粗通文墨,性格豁达,为人正直,在当地颇为开明。母亲胡氏,为人善良,乐善好施,常常周济穷苦人家。韩景隆7岁时,被送到私塾读书,练就了一笔好字。14岁考入新蔡县立中学。在方圆数里也难寻上几个识文断字的偏僻乡村,韩景隆在家乡也算小有名气了。不少人认为后岗韩家的景隆前程不可限量,可景隆的父亲面对国家动荡的政局,怕景隆日后惹出……[详细]
  陈泽华 (1969~)河南平舆县人。中共党员。199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在部队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政治部编研室正团职处长,中校军衔。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报告文学集《一湾星河》、《本色》、《梦回连营》、《农民的未来不是梦》、《烛之泪》,长篇小说《斑马线》、《三角梅绽放的季节》,共出版作品七部。《本色》获广州军区文学创作二等奖,《苦难中的高贵》获中国电影百年……[详细]
   张金西(1094-1948),字长庚,平舆县郭楼乡王栋桥张小庙村人。出身较富裕的农民家庭,自幼读书。1918年考入省立汝南第六中学,在校期间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1926年投身国民革命,参加了北伐军叶挺独立团,在湖北汀泗桥战役中左腿负伤,离开火线。1927年夏,加入中国0。同年秋,随部队赴皖西参加颍州(阜阳)-,失败后返回家乡。1928金西在汝南县委领导下参加了奇袭高平寺、智取白塔寺的战斗,并发挥了主要作用。同年10月汝南地下党出现……[详细]
   周燕,宇少卿,西汉汝南郡安城(今属平舆)人,是汝坟侯周仁之五世孙。汉宣帝时,燕任郡决曹掾。一次,汝南郡守正准备枉杀一囚徒,作为监斩官的周燕向太守直言劝谏。狡诈的太守置之不理。杀了囚犯,又罢了周燕的官职。当看到被囚的家人到处-,又都被太守抓去拷打,周燕再次向太守求情,说:“我甘愿把这些囚犯的冤屈都写出来并署上自己的名字,所有责任一人承担。上面如来追查,就说当时府君有病。”太守大怒,称周燕“真是有病”,随即把周燕收监。后虽然天天遭受拷打折……[详细]
   周嘉,字惠文,汉汝南郡安城人(今属平舆),周燕四世孙。西汉末年汝南郡主簿。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叛军攻入汝阳城,嘉随太守何敞前去征讨。在战斗中,敞被飞剪射中,生命垂危,所率官兵大多向北奔逃。在敌兵的重重围困下,嘉率部从与对方展开白刃战,始终奋身保护何敞向外突围。他怒斥敌兵道:“你等皆为别人卖命,做贼已经大逆不道,难道还要加害正直的朝廷命官吗?那就让我来代替府君受死吧。”说罢,仰天哭泣。敌兵面面相觑,都惊叹地说:“这是真正的义士啊!”于是……[详细]
  许扬,字伟君,东汉汝南郡(今平舆县)人。青年时期爱好数学、医学,对科技兴趣浓厚。王莽辅政时任酒泉都尉;至于新朝,乃弃官潜逃,改名易姓,行医民间。待刘秀登基,扬复回本郡。郡内有大型水利工程鸿隙陂,初为郡守郑当时主持修建,弊除兴利,百姓安居乐业。然年久失修,水患频发,民声渐沸。光武帝恤察此情,使汝南郡守邓晨命许扬为都水掾,专司修复工程。扬愿“以死效力”。遂携领地方百姓苦干数年,修筑大坝四百里,福及万众,成效空前。扬却以触犯豪强土地利益招致诬……[详细]
   贾子郁(1901-1932),又名贾学义,化名李子久,平舆县郭楼乡聂寨人。幼年受私塾教育,1919年秋考入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现信阳师院)。在校期间接受了新思想,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影响,积极投身争民主、争自由的-。1924年毕业后因成绩优秀留校任教。1925年7月,经秦君侠介绍加入中国0,并任校支部-。1926年底,受党的指示回到汝南,与当地0员李滨渭、邓国本等人接上关系,成立了党的领导小组。在汝南师范学校,贾子郁以国文教员身分为掩护……[详细]
  廖扶,字文起,东汉汝南郡平舆县人,历史上有名的术士。廖扶精通韩《诗》、欧阳《尚书》,教授门徒常数百人。其父为北地太守,汉安帝永初年间,羌人攻陷北地郡城,太守负有失地之罪,被逮捕入狱,后来死在狱中。廖扶有感于其父以法丧身,从此视仕途如猛虎,更不要提为吏做官了。等到为父亲服丧期满,廖扶心有所感,喟然长叹道:“老子有言:‘名与身孰亲?’我岂能为了追逐名利,搭上自己的性命呢?”遂绝志世外。廖扶既绝意仕途,便专一精研经典,尤其精明于天文、卜卦星象……[详细]
陈蕃 [] 东汉时期名臣 (?~168)
   陈蕃,字仲举,东汉汝南郡平舆人。蕃少时独居一室而院内龌龊,父友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曰:“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 此言被后人传颂为少年壮志的经典。桓帝时举孝廉,后任太尉,乐安、豫章太守。陈蕃从政数十年,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名重当时。针对当时皇帝巡游无度、封赏逾制、内宠猥盛的情况,多次-劝诫。对人民起义,一贯主张内察根源,施以德政,反对残忍镇压。后因与李膺等联合反对宦官被免职。建宁元年,灵帝即位,……[详细]
   张熹,字季智,乃东汉桂阳郡临武人,汉灵帝时任平舆县令。他为官清正,爱民如子,百姓尊称他为“青天张令公”。有一年地方遭遇罕见的大旱灾,夏粮颗粒无收,晚秋又种不上,张令公心急如焚。乃亲自向上天求雨,但是一连三日都没有回应,于是不顾百姓苦言相劝,0于事先堆积的柴草堆中。主簿侯崇、小史张化也一起随他纵身火海。烈焰燃起时,众百姓哭声震天,忽然一道电光闪过,随即一声晴空霹雳,瓢泼大雨自天而降。人们看到那浓烟烈火中,飞起一朵红云直向东南而去。据说……[详细]
   陈大喜(1832年—1865年),字泰和,今平舆县东皇庙乡老围子村(时为陈家寨),为清末著名的捻军首领之一。陈大喜幼读私塾,11岁拜江湖艺人“老泰山”为师,学武卖艺于豫皖结合地带。师傅病逝后,乃回乡务农。咸丰初年,陈大喜曾怒赶土豪冯天杰指派到佃户五王某家催租的家丁,并对王某解囊相助,受到群众交口称赞。其后盛传陈大喜与太平军有联系的说法,陈夫妇-离家去了阜阳重操旧业。与皖捻首领张乐行结义后,陈任皖捻各棚拳场总教练。张乐行率皖捻起义后,陈……[详细]
   万道同(1870-1958),字慧清,号懒园居士,万冢乡万寨人,晚清贡生,人称万拨贡。祖上为明朝汝宁知府万孟雅,道同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熟读经诗,十六岁中秀才,十八岁为贡生,以其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而享有“汝宁才子”美誉。因其十二岁时丧父,母亲苏化主持家务,曾独家出资开办梆子戏班,使得少小的道同受到了戏曲文化的熏陶。二十岁时,清廷任命道同为光山县令,他看到当局气数已尽,拒不赴任,不愿为垂死的满清王朝送终。而他既不想做官,更不……[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