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泽仁(1897~1980),威远县严陵镇人,黄埔军校兼职教官,陆军少将。1933年9月,林泽仁任第43军第26师少将参谋处长。1937年“八一三”上海事变后,第43军奉命出川抗战。临行前,林泽仁写下“望儿女多读书,以为国家效力”的遗书,随即同全军官兵奔赴战场,参加上海淞沪抗战。10月17日,接防大场阵地。大场镇位于上海市区西北,是敌我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由于地势平坦,防守异常困难,第43军26师师长刘雨卿和参谋长林泽仁所在的师指挥部也……[详细] |
常承燧(1904~1964),威远县镇西镇人。黄埔陆军步兵学校第三期、陆军大学参谋班毕业。历任连长、参谋处中校参谋、军校教育科长、工兵营长、团长、少将高参、副师长等职。1950年率部起义。1937年,常承燧随军奔赴战场,参加上海淞沪抗战。1944年初,常承燧在第八军103师任工兵营长,5月随部队由湖南经贵州兴义开赴云南保山县参加远征军滇缅会战。7月奉命攻打日军松山阵地,打通滇缅公路。松山地处怒江西岸,山峦叠嶂,地势高耸,日军在此加修了大……[详细] |
罗永扬,字鸿,1912年3月5日出生。其父罗世荣擅长盐业运输,“财雄一方”,家道殷实,“仆人如云”。罗永扬年少有志,1924年就读于自贡蜀光中学,后考入四川民立大学政治系特科。毕业后,弃文习武,进入四川陆军讲武堂步科学习。1926年12月,朱德回川为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副军长兼十二师师长的张发奎征聘干部,罗永扬成为其中之一。张发奎对罗永扬非常满意。罗永扬从初级军官做起,积战功后历任第七战区长官公署中校参谋、第二十三集团军野战补充团上校团……[详细] |
周潜川(1908—1971),字笛横,祖籍四川威远县,生于书香世家,幼年熟读经史,曾入教会学校学习西医和拉丁文、英文,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在岳丈资助下,入国立武汉大学学习;后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回国后曾任黄埔军校成都分校政治教官。1939年,周潜川因习武受伤,经成都市多位名医医治无效,渐至卧床不起。后经峨眉山高僧永严法师医治病愈。周潜川遂拜永严法师为师。永严法师见其颇具慧根,遂以峨眉密传-及医术精要相传,并赠以“镇健居士”法号。这也是……[详细] |
游克斌(1925—2001)威远县新店镇人。194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农经系。解放后,先后在成都市军管会司法处、川西人民法庭、四川省人民法院工作。1957年划为“右派”并判刑14年。1979年10月平反,翌年7月调回威远县人民法院。1981年2月,游克斌调县司法局工作后着手“威远县法律顾问处”的筹建。年底,获省司法厅批准的律师资格。他先后到县内各机关、学校及厂矿企业作法制报告近百场,听众达3万余人。在担任县政府、县统建办等17个单位常年法……[详细] |
王典同志1920年8月16日生于四川省威远县。1936年5月在北平参加革命,任中共北平军委交通员。1937年底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参加新四军,任新四军二师老八团政治处青年干事。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中共安徽盱眙县高庙区委书记,1942年后任新四军五师锄奸部保卫处干事,根据地整风时在淮南党校学习、学员。解放战争中任解放军三野野战医院指导员。1949年至1951年在西南军区卫生部政治部工作,1951年至1953年在西南军区驻武汉办事……[详细] |
袁方炳1917年出生于威远县严陵镇。少年时先后在威远县城西街小学、县立初级中学读书,后到成都就学。1936年秋,考入杭州空军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空军驱逐机第三大队任少尉飞行员,驻成都双流机场。此时正值日冠侵华疯狂之际,他呈书上司,表示要与日寇决一死战,虽死无憾,只求遗体归葬故里。不久,回威远探亲,他对家人说:“日军侵我疆土,侮我民族,杀我父兄,凶狠残酷至极,我们决不能当-奴,一定要同日寇进行你死我活的战斗,直到把日寇赶出中国去!”他还笑……[详细] |
孙义彬(1946—2002)本姓范、名贵元,四川荣县人。童年家境困窘,抱养给威远煤矿一孙姓工人,初中二年级转入威远中学。1965年夏,孙义彬以全省第二的成绩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却因生父阶级成分株连而落第。回到威煤养父处,受黄荆沟镇之聘,和一位周姓老师用向镇福利社借来的50元钱,开始一所中学的创办。为了实现当一名老师的理想,为了穷山沟能有朗朗书声,孙义彬以顽强的毅力,克服身单力薄、吃住无着等困难,带领学生不但抬石运土、修路植树,还翻山越岭几……[详细] |
段正元(1864—1940)俗名德新,道号正元,世人谓之段夫子,威远县镇西镇人。十五岁入峨眉、青城闭门修道,得师“先天后天、内圣外王、修治齐平、体用合一”之真传。著《阴阳正宗》十二卷。1912年,段正元在成都办人伦道德研究会,讲《四书》《五经》,发儒学真义,编有《道德发凡》、《外王刍谈录》等。1916年,北京成立“道德学社”,聘段正元为社师,他诲人不倦、讲学不辍,先后在北京总社及上海、南京、杭州等97所分社,阐扬孔学大道,倡导人道主义,……[详细] |
江大源(1905—2000)威远县山王镇人。1920年,因父亲煤厂倒闭而举家迁高石镇。1933年从河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就职于重庆民生公司。翌年到武昌、开封等地设计公路桥梁。1935年秋回川任川陕公路总工程师。1938年底,为支援抗战,江大源受命抢修川滇东路,任施工总段长。他立下军令状,团结全体工程人员,顶着压力共赴国难,功绩卓越。《四川公路交通史》评价川滇东路“与它路比较,线路合理,遗留病害相对较少,桥涵全为永久式,是四川境内……[详细] |
蒋华,男,1956年11月出生于四川威远,初中就读于威远严中,1975年从威中高中毕业。75年至77年在威远新店插队。于1977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82年毕业,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超导物理研究工作。1986年赴美留学,仅用9个月时间完成美国费斯克大学应用物理硕士学位,1989年和1992年分别获美国东北大学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3年在美国东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详细] |
罗世泽(1906—1938),字甲辛,又名治国,字季乾,威远县联胜乡人。曾在永川军官训练团学习。民国二十四年,罗世泽署理昭化县县长兼财政局长。两年后,转到川军一二二师,先任师部参谋处处长,后改任副官处处长兼新兵训练处处长。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后,川人强烈要求“川康各军,出师杀敌”。同年九月,罗世泽随军北出剑门,驰赴-,十二月又东调鲁南,兼程征战。民国二十七年三月十日,罗世泽所在的一二二师进驻山东省滕县,师长王铭章被任命为前方总指挥……[详细] |
吴晓灵,女,1947年1月生,四川威远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员,博士。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毕业。1985年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1988年任《金融时报》社副总,1991年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体制改革司副司长,1994年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主任,1995年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1998年4月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1998年11月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2000年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详细] |
刘克刚(1917.3—2009.5)生于四川威远,字康宁,号石牛,松风堂主人。幼时师从张度先生,1934年考入由冯建吴创办,黄宾虹、张晴风等执教的东方美专,后转入重庆西南美专,专习中国画,与同学石鲁被誉为“东美二杰”。1937年毕业展时惟有他的作品卖了大洋。1938年,年仅21岁的刘克刚先生在盐都自流井成功举办了首次个展,所展200幅作品,被盐商士绅订购一空,轰动一时,成为美谈。1948年,受中共地下党员的影响,他积极参加了“反饥饿、反……[详细] |
张涤痴(1885—1930),又名张渺,威远县永民乡人。14岁时,父亲病逝,张涤痴一面在私塾刻苦读书,一面协助母亲挑起家庭重担。清光绪三十年(1904),考入县高等小学堂。宣统二年(1910),考入四川公立政法专门学堂。辛亥革命胜利后,又考入了四川陆军测绘学校。毕业后,任四川暂编陆军第八师测绘班班长,负责川南地区测绘工作。1921年10月,张涤痴结识了恽代英,接触了马列主义思想,开始追求革命。1925年,他卖掉租谷,历经艰辛,于翌年春进……[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