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成都武侯祠文臣廊14文臣

成都武侯祠文臣廊14文臣

  今四川成都南郊的武侯祠,出刘备殿西偏殿的西廊中,塑有十四尊塑像,以纪念蜀汉一朝的文臣,称文臣廊。塑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十四文臣塑像排名依次是庞统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程畿
1、邓芝 [三国] 三国时蜀汉重臣(173251)
  邓芝(?—251年),字伯苗。义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东汉名将邓禹之后,三国时蜀汉重臣。早年就曾被预言,认为其能位至大将。后被刘备任为郫令,升迁为广汉太守。因任官清廉、严谨,有治绩,被征入朝为尚书。刘备逝世后,奉命出使吴国,成功修复两国关系,并深为孙权所欣赏。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屯兵汉中,准备北伐,以邓芝为中监军、扬武将军,命其与赵云佯攻郿城,吸引曹真主力。建兴十二年(234年),迁前军……[详细]
2、陈震 [三国] 三国时蜀汉大臣(?~235)
  陈震(?—公元235年),字孝起。荆州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仕途经历陈震是南阳郡人,在刘备领荆州牧时期出任从事一职。后随刘备入益州,任蜀郡北部都尉,因郡名更改,而任汶山太守,又转任犍为太守。公元225年(建兴三年),陈震入朝任尚书。公元227年(建兴五年),诸葛亮率军北伐,陈震升任尚书令, 奉命出使吴国。 登坛歃盟陈震陈震公元229年(建兴七年),孙权称帝,蜀汉任命陈震为卫尉……[详细]
3、费祎 [三国] 蜀汉四相,成都武侯祠文臣廊14文臣(?~253)
  • 费祎
  费祎(?-253年),字文伟,江夏黾阝(今孝昌县地当时属江夏黾阝县)人,与董允齐名,刘禅为太子时二人均为其舍人。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深得诸葛亮器重,屡次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刁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备,始终不为所屈。孙权非常惊异于他的才能,加以礼遇。北伐时为中央军队保护总监,又转为丞相府参谋长。诸葛亮死后,初为后军师,再为尚书令,再迁大将军,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详细]
4、蒋琬 [三国] 古代第一位湘籍宰相(168246)
  • 蒋琬
  蒋琬(168—246年),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蒋琬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将其悉心培养,并密表刘禅可以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死后,蒋琬继其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详细]
5、傅肜 [三国] 成都武侯祠文臣廊14文臣(?~222)
  傅肜(róng)(?-222年),义阳(今湖北枣阳)人,三国时蜀汉将领。刘备攻伐吴国时,傅肜为别督。后刘备被陆逊击败,傅肜率部断后,战死。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起兵伐吴,先锋从巫县击败吴将李异等,一直推进到秭归。 二年(公元222年)二月,刘备亲率诸将自秭归进军至夷道县猇亭,以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傅肜、辅匡、赵融、廖化等各为别督,与陆逊率领的吴军相对峙。[3-4] 章武二年(公元……[详细]
6、马良 [三国] 三国时期蜀汉侍中(187222)
  马良(公元187—222年),字季常。襄樊宜城人,蜀汉名臣。兄弟五人,俱有才名。马良眉中有白毛,家乡人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历官从事、左将军掾、侍中。他与诸葛亮的关系很好,这可以从两件事上看出:诸葛亮随刘备入蜀,马良给诸葛亮写信说,雒城(今四川广汉县)已攻下,吾兄应大展宏图,乘胜前进。据此,人们推测,他与诸葛亮或结为兄弟,或者有亲戚关系。诸葛亮年长,故他称亮为兄。马良奉命出使东吴,他请诸葛亮……[详细]
7、秦宓 [三国] 三国蜀汉时谋臣(?~226)
  秦宓(?—226年),字子敕。广汉绵竹(今四川德阳北)人。三国蜀汉时谋臣,善舌辩。早年归刘璋,后降刘备。刘备伐吴前,秦宓劝阻,刘备大怒,欲杀秦宓。因诸葛亮及时求情,才保住性命,仅被下狱,后被释放,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蜀同盟后,孙权派张温至成都回访。酒宴之上,秦宓与张温舌战,说得张温无言以对。后官至大司农。建兴四年(226年),病逝。人物生平少有才学秦宓,字子敕,是四川德阳人。年轻时就很有才学,……[详细]
8、庞统 [三国] 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179214)
  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 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未有识者。但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却十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见面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他交谈起来。两人越谈越投机,就这样一个树上,一个树下,一直谈到深夜。司马徽觉得庞统真正非同凡响,……[详细]
9、吕凯 [三国] 成都武侯祠文臣廊14文臣(?~225)
  吕凯(?―225年),字季平,永昌郡不韦县(今云南保山东北)人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初任永昌郡五官掾功曹。章武三年(223年),建宁太守雍闿反叛,投降吴国,吴国任雍闿为永昌太守,吕凯闭境抗拒雍闿。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南征,表奏吕凯功劳,任命他为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吕凯还未上任,便被叛乱的少数民族杀害。吕凯起初在永昌郡中担任五官掾功曹。章武三年(223年),建宁太守雍闿等人听说蜀汉昭……[详细]
10、程畿 [三国] 成都武侯祠文臣廊14文臣(?~222)
  程畿(?—222年),字季然,东汉末年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西)人 。刘璋割据益州时为汉昌长。后来,巴西太守庞羲因刘璋猜疑而怀有叛离之心,命令程畿的儿子征召士兵自保,程畿不止制止儿子的行为,还说服了庞羲,因此受到刘璋的赏识,被刘璋任命为江阳太守。后来刘备取代刘璋担任益州牧,程畿担任从事祭酒。蜀汉建国后,程畿随刘备伐吴,刘备兵败夷陵后,程畿不肯撤退投降,不屈而死。……[详细]
11、杨洪 [三国] 成都武侯祠文臣廊14文臣(?~228)
  杨洪(?―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治今四川彭山县东)人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刘璋时历任诸郡吏。刘备定蜀,任为功曹。诸葛亮向他征询意见,他认为汉中为益州咽喉,无汉中则无蜀,甚合亮意,擢为蜀郡太守,又转益州治中从事。刘备征吴失利,汉嘉太守黄元举兵反,迫成都。时诸葛亮赴白帝城探望刘备,杨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讨元,生俘元。建兴元年(223年),赐爵关内侯,复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后为越骑校尉。平生……[详细]
12、简雍 [三国] 东汉末年刘备帐下幕僚
  简雍(生卒年不详),字宪和。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本姓耿,而幽州人将耿说成简,便改为姓简。汉末三国时刘备帐下谋士。他年少时便与刘备相识,后跟随刘备奔走。常作为谈客,往来使命,刘备围成都时,简雍劝说刘璋投降。不久,官拜昭德将军,地位次于麋竺。简雍擅于辩论、议事。性情简单直接、不拘小节。与刘备同坐时,亦盘腿而坐,不理威仪。和除诸葛亮外的人相处时,他都独占一榻,卧姿对话,从不屈就于人。随从周旋简雍字……[详细]
13、董和 [三国] 三国时蜀汉名臣
   三国时蜀汉名臣。字幼宰,南郡枝江董市人。刘璋为益州牧时,先后任命董和为牛(四川简阳县西)、江源(四川松潘县西)长,成都令。 当时四川很富饶,社会上盛行奢侈的风气,富商大贾,争相夸富。董和自奉节俭,粗衣蔬食,并颁布严刑法规,防止挥霍。豪强大族害怕其严刑峻律,呈请刘璋调他往巴东(今四川奉节县东北)任属国都尉。当地官民数千人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请示董和留任。于是刘璋便答应董和再留任二年。后来,董和……[详细]
14、董允 [三国] 蜀汉四相,成都武侯祠文臣廊14文臣(?~246)
  (?—246年) 三国时蜀汉大臣。字休昭,南郡枝江董市人。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 董允初为刘备的太子洗马。公元223年刘禅即位,任黄门侍郎,受到诸葛亮的器重。同年,诸葛亮于出师北伐前,在《出师表》中推荐他,并任他为侍中,参与执政。 刘禅为太子时,董允任舍人、洗马;刘禅为“后主”后,迁升为“黄门侍郎”,颇得诸葛亮的信任。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称赞董允“志虑忠纯”,告诫后主“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