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花都区人物

洪秀全


[][公元1814年-1864年,南粤先贤]

洪秀全

洪秀全(1814~1864)小名伙秀,族名仁坤,后因避讳天父爷火华而改名秀全。秀全出生于花县官禄㘵村一个农民家庭(一说出生于福源水村,后举家迁往官禄㘵村),其祖先洪㳂三于康熙年间从嘉应州石坑村迁来花县,洪秀全为第六代;其父镜扬,勤劳朴实,为人公正,曾任官禄㘵的“堡尊”,对掌管村中事务,调解族人纠纷,都有较高威信。

洪秀全
  

洪秀全七岁入本村书房阁读书,勤奋聪明,五六年间,熟读《四书》、《五经》并涉猎历史、地理等书籍。16岁时,因家穷而辍学,随父兄种田。第二年,得一位同学资助,到县城附近鹫岭古寺伴读一年。后在本村书房阁及下寮村、莲花塘、八沥㘵等村为塾师。

道光八年(1828),秀全参加县试,名列榜首。同年去广州参-试,却名落孙山。道光十六年,再次赴广州应试,又落第而归。道光十七年又赴广州应试,、依然落第。此时,他深感怀才不遇,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懑情绪,以致回家后得病卧床40多天,“常自言已被敕封为中国之皇帝”。他在病中还作了一首《斩邪留正》诗:“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通西北江山外,声震东南日月边。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风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飞龙定在天。”诗中明确提出要以“斩邪留正”为手段,实现“解民悬”的目的,叛逆思想已经形成,但对凭科举平步青云,仍未绝望。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第四次赴广州参-试又未中。此时,他终于从沉溺于科举仕途的梦幻中苏醒过来,在归家途中作了一首题为《龙潜》的诗:“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定乾坤。”回到家中后,将儒家经籍尽弃于地,气愤地说:“不考清朝试,不穿清朝服,等我自己来开科取士吧!”

他在苦闷彷徨中潜心细读了8年前在广州得到的基督教传教书《劝世良言》,觉得可以根据农民的要求,按照受压迫、受剥削的中国人的愿望,对其教义进行改造,于是决心创立拜上帝会。他先与舅表兄李敬芳“灌水于顶,自行洗礼”。道光二十三年(18463)六月,约姑表弟冯云山、族弟洪仁玕于丫髻山三堆石聚会,具体商讨创会各项事宜,并同到石角潭洗礼,拜上帝会便告成立。

洪秀全提出独拜真神皇上帝,不拜邪神偶像,不行恶事,戒烟、酒、淫等坏习,并说他曾神游天上,天父上帝赐他宝剑,命他下凡救世诛妖。他是天父的次子,同他一道追杀妖魔的是天兄耶苏,他还请铁匠锻造了两把“诛妖剑”,他和李敬芳各佩一把,并写了一首《咏剑》:“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擒尽妖邪投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东西南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再次表明必须“擒妖”、“收奸”才能实现“太平一统”的愿望。

拜上帝会成立不到一个月,洪秀全毅然弃掉塾中的孔丘牌位,以示不敬邪神,只敬独一真神皇上帝,为此遭到村中父老的干涉,并关闭其私塾,他也因而失掉教席。

道光二十四年(1844)元宵节,官禄㘵村举行迎神赛会,秀全和洪仁玕因没依村中父老的意旨写诗文及对联歌颂偶像,又遭村中父老长辈的指责和非议。三月,秀全与冯云山等4人先后到广州、南海顺德、番禺、增城、从化、清远、英德、阳山、连山等地,一路宣传拜上帝会的教义,发展教徒,但收效甚微。他们沿途靠卖笔砚为生,备受艰辛,同行两人中途折回花县,秀全、冯云山却不怕困难,继续经连山往广西走。四月,抵达贵县赐谷村,借居秀全的舅表王盛均家中,,一面教书,一面“宣传教义、发展信徒”。洪秀全曾带领众人去砸碎六乌庙的神像,以扩大影响,争取附近村庄100多人参加拜上帝会。十月底,秀全返回花县,设教席于八沥,村袁氏花厅,云山独自留在广西坚持组织拜上帝会。两年来,秀全一边教书,一边撰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百正歌》等。在这些著作中,他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代农民起义提出的口号,号召众人为推翻清朝统治,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天国而奋斗,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三月,秀全往广州向英国传教士罗孝全学习《圣经》,了解基督教仪式,但罗孝全认为他动机不纯,拒绝为他洗礼。七月,秀全再赴广西紫荆山黄泥冲与云山相会,得知冯在紫荆山区发展了会众2000多人,骨干已形成。秀全便与冯共商制定拜上帝会各种仪式及《十款天条》。十月间,在会员卢六家秘密设立拜上帝会总机关,领导各种活动。会员捣毁当地庙宇偶像,灭了地主豪绅的威风,拜上帝会的威望迅速提高,会员人数大增,又培养了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一大批骨干力量。而当地的地主豪绅王作新等,并不甘心失败,是年底,他们秘密调动团练,突然将云山抓走,虽经卢六等聚众抢回,但于第二年,云山、卢六二人又被捕,并被投入桂平监狱。三月,秀全回粤拟用合法斗争手段营救被囚会友,但无所获,在家乡滞留半年之久。这时,拜上帝会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幸有杨秀清、萧朝贵挺身而出先后伪托天父、天兄传言,稳定了危局。洪秀全第三次返桂时,卢早已病死狱中,云山已被群众援救出狱返回广东,他又匆匆折回,与云山共商大计,一直滞留至道光二十九年五月,两人才重返紫荆山。在这一年半中,拜上帝会的会务,实际由杨秀清、萧朝贵等主持。洪、冯返桂后,与杨秀清、萧朝贵等在紫荆山策划、组织武装起义。次年七月,他发布团营令,命会众集中桂平金田村。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领导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号称天王。四处张贴檄文,声讨清朝-统治者。咸丰三年二月初十日(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占领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建立乡官制度。洪秀全在这个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改革社会的总纲领中,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主张,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为了“去邪崇正”革除社会陋俗,洪秀全还下令严禁吸鸦片和黄烟,禁酒、禁, 、禁娼等,违者一律斩首。定都南京后,太平军分兵北伐和西征。西征取得胜利,北伐军进逼天津,震撼北京,但因孤军深入而失败。咸丰六年上半年,太平军保卫天京,粉碎江南、江北大营的包围。但在节节胜利的形势下,太平天国的最高层领导却产生内讧。同年八月,发生“杨韦”事件,内部互相残杀,不但削弱了实力,而且使队伍在思想上产生极大的混乱。洪秀全对左右亦产生疑忌,重用长、次兄仁发、仁达从中牵制,致石达开负气率军队出走,使实力进一步分散、削弱。后来,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杨辅清、李世贤等为军事骨干。次年,太平军再破江北大营,扭转战局。咸丰九年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所呈《资政新篇》,洪秀全逐条批示,对于引进欧洲进步事物,诸如铁路、蒸汽机等,极为赞成,乃批准颁布,惜未能施行。次年,调兵再次攻破江南大营,乘胜进取苏南和浙江。后封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命令其分别率部合攻武汉,以救安庆,未果,安庆陷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勾结外国侵略者,加紧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安庆、苏州杭州相继失守,天京被围,秀全仍然信天,不采纳“让城别走”的意见,困守孤城。

同治三年(1864)三月,湘军合围天京,切断天京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外无救兵,内无粮草,秀全又不顾群臣劝谏。他亲自带头食用“甜露”(甜露实际上是将百草之类制作一团)充饥,因久食而引起慢性中毒,当时天京被围,医疗条件又差,致使病情日趋严重。他在病危时还诏令:“大众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领到大兵,保固天京。”同年四月二十七日(6月1日),病逝于天朝宫殿内,终年50岁。”

洪秀全的功过

洪秀全一生的业绩主要是:

一、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对动员群众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起了重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其后写的《原道救世训》、《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著作,为太平天国起义作好了思想舆论准备。经数年努力,洪秀全在杰出的农民领袖冯云山的帮助下,拜上帝会得以迅速发展,为金田起义奠定了基础。

二、从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前夕,洪秀全领导了这场农民战争的全过程,历时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先后攻占600多座城市,给了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

三、两次建立领导核心。前期,在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使太平天国初具规模,加强了领导力量,提高了太平军战斗力,为太平天国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基础﹔后期,在“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上,洪秀全选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主持军事,任命洪仁□提理天朝政务,形成了一个新的领导班子,使太平天国能继续坚持斗争。

四、颁布革命纲领。前期,1853年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改变土地制度和其它改革社会的措施。其内容表现了农民反封建的要求和解决土地问题的强烈愿望。纲领内容的完备性和深刻性,使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历代农民革命所能达到的最高思想境界。

1859年颁布了洪仁□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写的《资政新篇》一书。这是后期太平天国的重要政纲,说明他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上,较同时代的地主统治阶级思想开明,眼界开阔。

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能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与他的巨大贡献分不开的。乃至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愿作洪秀全第二,即可见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太平天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 之下失败的。但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最高领导人,洪秀全的严重错误也是不可忽视的。

洪秀全的错误在于:

一、定都天京后,封建意识与日俱增,等级观念、享乐思想尤其突出。洪秀全在天王府深居简出,严重脱离将士群众。在太平天国革命政权向一个新的封建王朝政权蜕变的过程中,洪秀全起了特别恶劣的带头作用。思想作风上的质变,使其愈往后,则更多地像一个封建帝王。天京内讧就是领导集团内部这种封建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太平天国后期,为防大权旁落,洪秀全一反前期用人路线而“用人唯亲”,形成一个排斥异姓的洪氏集团,使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给太平天国内部带来致命危机。石达开是太平军最优秀的统帅,所部又是太平军精锐。他德才兼备,深得全体军民拥戴,天京内讧之后,他是唯一能团结群众辅佐洪秀全重振国势的人选。然而,洪秀全猜忌他,用安、福二王挟制和排挤他。因此,石达开出走,致使太平天国出现0局面。其后,陈玉成、李秀成打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京围一解,洪秀全立刻大封王爵,根本不问才德、功劳,亲戚、广东同乡或捐有钱粮者,都可以封王。封王人数竟达到2700人以上。造成后期天国朝政混乱、吏治败坏、军事削弱的局面。

三、洪秀全晚年,不仅思想狭隘保守,而且陷入了宗教迷信的可悲泥潭。

1864年3月,天京合围后,城内断粮。洪秀全带头吃“甜露”(草团)充饥。残酷的斗争和饥饿使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卧病不起。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南京。

人物评价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一文中指出:洪秀全等人“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之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孙中山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说:“洪秀全未成而败,清人贬之为寇,而我们4人(指孙中山、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的志向正如洪秀全一样,那么,我们4人倒成了清廷的‘四大寇’了。”

孙中山在《太平天国战史》序中称:“朱元璋、洪秀全各起自布衣,提三尺剑,驱逐异胡,即位於南京。朱明不数年,奄有汉家故土,传世数百,而皇祀弗衰;洪朝不十馀年,及身而亡。无识者特唱种种谬说,是朱非洪,是盖以成功论豪杰也。”

《清史稿》中评价洪秀全道:“秀全以匹夫倡革命,改元易服,建号定都,立国逾十馀年,用兵至十馀省,南北交争,隐然敌国。当时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气遂已伤矣。中国危亡,实兆於此。成则王,败则寇,故不必以一时之是非论定焉。唯初起必讬言上帝,设会传教,假“天父”之号,应“红羊”之谶,名不正则言不顺,世多疑之;而攻城略地,杀戮太过,又严种族之见,人心不属。此其所以败欤?”

简又文:以破坏性及毁灭力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仅亚于现今日本侵略之一役耳。

袁腾飞:人类历史上伤亡最大的战争是太平天国战争,其次才是一战和二战。太平天国战争使中国的人口由原来的4亿减到了2.4亿。洪秀全制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人类灭绝悲剧。


  洪秀全相关
  人物关系:
父亲:
儿子:
洪天佑 太平天国幼东王
兄弟:
洪仁达 (?~1864) 太平天囯福王
侄子:
洪钰元 (?~1864) 太平天国定王
洪仁发 (?~1964) 太平天囯安王
侄子:
姊妹:
洪宣娇 太平天国女将领
丈夫:
萧朝贵 (18201852) 太平天国西王
妻子:

  经历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 (公元1851年--公元1864年)


  同年(公元1814年)出生的名人:
周立春 (18141853) 近代农民起义首领 上海市青浦


  同年(公元1864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