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美洲 > 美国人物

戴维·格罗斯


美国国籍,物理学家。1941年2月出生于美国华盛顿。1966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1985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198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戴维•格罗斯在理论物理,尤其是规范场理论、粒子物理和超弦理论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他是量子色动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量子色动力学作为描述自然界四种基本作用力之一的“强相互作用力”的基本理论,成为研究强子性质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他与合作者发现强相互作用具有渐进自由的特性,揭示了物质基本组元-夸克的强相互作用随夸克之间距离变小反而变弱的重要性质,使得运用微扰量子场论的方法精确预言和分析高能物理唯像成为可能,并得到了广泛的实验验证。渐进自由的另一重要推论是夸克禁闭现象,使得夸克不能离开强子而自由存在。该理论深刻地改变了科学家们对自然界基本作用力和作用方式的理解,完善了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同时,该理论暗示了自然界中各种基本相互作用力有可能统一地描述。超弦理论是目前最有可能成为正确描述量子引力和统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戴维•格罗斯对超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杂化弦理论”的创立者之一,该理论成为推动弦理论第一次革命性进展的最重要工作之一。

戴维·格罗斯非常关心中国科学的发展,近年每年来中国访问和讲学,为推动中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和提升中国在国际科学界的影响付出了积极的努力。2005年聘为中科院爱因斯坦讲座教授,曾先后访问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校,担任多个大学的名誉教授。促成了我国理论物理和数学领域“青年科学家交流访问计划”的实施。促成2006年国际超弦年会在中国召开,近6000名听众聆听大会开幕式特邀报告。应邀参加2008年和201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2010年世博会高峰论坛等。2005年起接受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邀请担任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对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得中国科学院获美国卡弗里基金会的捐赠,建立了依托于理论物理所的中国科学院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KITPC),成为全世界包括哈佛和剑桥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15个成员之一。KITPC以全新模式运行,吸引了许多国际顶尖科学家前来开展较长期的研究项目,为国内年轻学者创造了与世界顶尖科学家进行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国际上建立起良好的声誉。戴维•格罗斯曾多次强调:“科学研究就像一棵树,树干和根就是基础研究,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树才有可能长出树叶,甚至开花、结果。”



  同年(公元1941年)出生的名人:

下一名人:罗伯特·格拉布斯